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101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来源: 海沧区政府办    日期: 2018-06-28     字号:

索 引 号: XM04100-03-04-2018-042

发布机构: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8年06月28日
名 称: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101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文 号: 厦海政函〔2018〕182号
主 题 词: 生物医药产业;联系电话;联系人;园区;科技;厦门市;生物医药港;厦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公共技术平台

  科技界别:

  《关于推进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0181014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健全和完善园区服务和引导功能

  1.完善产业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厦门市先后出台了《厦门市“十三五”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厦门市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明确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未来的方向。我区也委托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厦门市海沧区生物与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重新梳理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2.加强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我区共规划运营了包括科创厂房、中试基地、产业园、台创园等四个园区,构建了“创新研发-孵化器-中试基地-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体系。组织成立了生物医药协会,每年免费为园区企业开展各项培训及政策宣讲,加强企业同不同主管部门的沟通,强化企业间的交流。积极引进厦门医学院等高校和企业对接,从人才交流到项目合作形成全方位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2017年,厦门生物医药创业创新基地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目前,我区正在加快建设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建成后将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新的载体和空间。

  3.加大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环境。市、区先后出台了多项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扶持政策,《厦门市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2017年修订)、《厦门市海沧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办法》等,加大政府资金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生物医药产业园组织对接了各类投融资机构,构建了由35家银行、专业基金、投资机构、担保公司组成的融资平台,可为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融资平台。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厦门银行杯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4.完善园区配套,增强园区服务功能。为强化园区的服务功能,打造完整产业社区,园区新建了共享办公区、政务小站、沙龙室、健身房、创业咖啡吧、企业展示墙等,提供免费wifi,打造了集办公、生活、社交、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创业空间,实现了创业团队拎包入驻孵化。积极协助企业对接对接消防、环保等部门,加快企业落户,同时引进专业固液废物回收公司,为园区企业解决废物回收困难。为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问题,园区开通了海沧生活区和岛内2条班车线路。定期举办每年一度的“生物医药企业精英挑战赛”,不定期举办篮球赛、相亲沙龙等活动,丰富园区员工业余生活。

  (二)提高生物医药技术平台的服务功能

  为完善生物医药港公共技术平台,2017年新增“药用植物开发公共服务中试平台”等3项公共服务平台,其中“生物等效性BE/I期临床试验研究平台”填补我省BE/I期临床试验的空白,“海西医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已成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省一市”药品联合采购、交易、结算、监管的指定交易平台,2017年实现交易159亿元。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平台管理,提高公共技术平台的使用效率,畅通服务流程,我区整合已建公共技术平台设备资源和技术服务资源,搭建了统一对外服务窗口—厦门生物医药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http://yypt.xmhc-bio.com/),并与各平台技术支撑单位签订了《年度运营目标管理任务书》,制订了《厦门生物医药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考核评价办法》,有效提升了平台的社会效应。2017年,厦门生物医药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为3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69次,为企业解决了部分技术检测需求。今年将加大平台服务力度,争取为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技术检测服务。

  (三)加强与优秀的高新及科研院所的联系

  为解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生物医药园区与厦门医学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从人才招聘、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合作等方面促进企业和高校间产学研全面合作,截止到2017年底,厦门医学院共为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输送8届学生,总计近500人,为企业培育了口碑良好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同时,积极对接厦门各大高校和人才机构,定期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各类校园招聘等活动;与区人社局和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合作,定期组织企业赴北京、西安、成都等地高校招聘优秀学生。为拓宽人才的招聘渠道,生物医药产业园也与人才机构合作,不定期举办生物医药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招聘合适的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大型领军企业

  虽然我区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形成了局部优势,但总体上产业基础仍相对薄弱,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特别是在作为产业主流领域的制药、医疗设备等行业缺乏龙头。尽管也有几家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但市场尚未充分打开或仍处在产品创新期,难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二)产业链生态不完善

  我区虽已集聚300多家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但企业研究发展方向差异大,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企业之间相对孤立,缺乏互动,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化的产业集聚区和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聚。同时,园区内缺乏对产业集聚有重大牵引作用的专业第三方外包研发(CRO)、合同加工外包(CMO)企业。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精准

  目前,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租金减免、双百人才奖励,缺乏培育规模企业的创新机制,对重点项目、有潜力的项目支持力度弱,同时,在企业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展方面以及企业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方面政策支持力度空白,不利于企业快速成长。

  (四)投融资渠道少

  生物医药项目需长期投入足够的资金促进其发展,特别是企业发展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现初创型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创业人才自筹和政府设立的政策支持,资金源相对闭塞,从风险投资、金融贷款方面获得资金比较困难,特别是与生物医药港合作的风险投资机构,大多数在投资时作风偏保守,导致企业很难获得风险投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大做强现有企业

  一是完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保障在现有各类扶持政策兑现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现有政策保障体系,提高现有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获得性。二是进一步促进国家、省、市资源向海沧集聚。主动对接科技部、国家卫计委、省食药监局等,力争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项目进入国家支持总盘子,增强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邀请国家部委专家来我区进行培训、授课等,解读国家政策,提高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争取省食药监局工作站尽快落地,推进我区生物医药企业产业化进程。

  (二)争取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一是重点引进龙头骨干企业。加强同国内大型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特别是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联系与合作,全面收集企业业务动态信息,根据企业特点分类排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针对企业新引进、新研发的品种、新技术项目,定向跟踪落实,促进来厦落地实现产业化,形成生产基地。二是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对外交流机构渠道和商务会展机会,加强境外招商活动,广泛开辟境外招商渠路径,积极开展推介。通过人才引商、展会引商、以商引商、中介机构引商等多种途径,争取在引进大型境外投资项目方面有所突破;支持我区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和产品国际注册,参加国际展览,获得海外市场准入许可和扩大知名度;利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契机,推动厦门的健康产品和优质服务走出国门,拓展“海丝之路”沿线市场。三是提升招商和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继续引进一批具有生物医药和商务、金融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队伍,强化业务培训,打造一支懂专业、知产业、熟政策、善沟通,能打硬仗的招商和服务队伍。

  (三)全面提升生物医药港

  一是提升支持平台层级。与科技部生物中心、国家卫计委科技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托两个中心在产业氛围营造、政策解读、产业发展指导等多个层面发挥作用,以弥补海沧层级较低的不足。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着力培养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及中青年后备骨干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人才服务能力,为各层次生物医药人才提供更完善、更全面的工作、生活配套保障。三是完善产业链。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人才在海沧创办或合办生物医药重大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机构,加速生物医药成果转化,提升生物医药港核心竞争力;不断延伸和健全产业链体系,引进并扶持技术服务类、流通服务类企业发展;完善公共技术平台,积极探索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试放大和生产的海沧药物创制平台体系,增强信息和数据服务能力。四是加强生物医药港宣传力度。加强区域交流与国际合作,策划和组织大型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对厦门生物医药港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提升厦门生物医药港的品牌影响力。重点依托国家有关部委或专业机构,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生物医药产业交流会或学术研讨会,形成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国际性人才和项目引进。

  领导署名:张善美

  联 系 人:林婧贇

  联系电话:0592-6800232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